全国大样本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中国成人糖尿病标化患病率为10.9%,男性高于女性(11.7% vs 10.2%)【1】,糖尿病是最主要的慢性疾病之一,给人民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大多数糖尿病患者
只知道关注自己的血糖
只关心自己血糖
是否已经控制正常
这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
糖尿病患者最大的
死亡威胁是
心脑血管疾病
如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
糖尿病患者伴有诸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无法改变的危险因素有性别、年龄增长、遗传背景等。
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高血糖、高血压、脂代谢紊乱、肥胖、体力活动少、吸烟、胰岛素抵抗、蛋白尿和肾功能受损、血液高凝状态和严重低血糖等。
最新数据显示,
2017年,中国糖尿病死亡人数达84万,已超过“癌症第一杀手”——肺癌的年死亡人数,一半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2】,心血管疾病目前仍然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
有资料显示,
至少1/3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糖化血红蛋白每升高1%,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18%【3】。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风险显著增加。
约2/3的2型糖尿病患者死亡归因于ASCVD,其中40%来自冠心病,15%来自心力衰竭,10%来自卒中【4】。
而在一般糖尿病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为40%~50%,在随机对照试验中,高血压的患病率超过70%【5】。
所以,对这些危险因素的科学管理和有效干预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减少糖尿病患者因这些危险因素所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而致死致残。
面对糖尿病患者伴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严峻形势,北京大医公益基金会发起了“糖心计划”。
旨在通过医师培训、患者教育和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危险评估等形式,让糖尿病患者重视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管理好自己的血糖、血压、血脂、预防血栓。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指南共识推荐的有效降糖药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限制饮酒、戒烟等。
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要将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可以显著降低心梗、脑梗的发生率【6】。
对于已经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无论其血脂水平如何,均应接受他汀治疗,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
没有心脑血管疾病但年龄≥40岁的患者,虽然其血脂水平不高也应该服用他汀类药物,将LDL-C控制在2.6 mmol/L以下【7】,控制胆固醇并维持胆固醇在比较低的水平是预防心梗、脑梗的重要且有效的措施。
若无禁忌证,所有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均应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75-150 mg/d)【8】,预防血栓的发生。
必要时,联合使用具有控糖、减轻体重、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风险且能使肾脏获益的降糖药物利拉鲁肽【9】。
建议糖尿病患者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限制饮酒、戒烟等。
在身体条件准许的情况下,坚持规律性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例如快步行走、太极拳、游泳、骑自行车等),每日30分钟运动,每周不少于5天。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情绪对于控制血糖也非常重要。
来源:健康房山
免责声明
我们尊重原创。本平台部分文章、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及其他公众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让更多人获得健康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一切视患者自身情况和以专业医生诊断治疗为准。如有侵犯您的权益或版权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尽快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