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健康宣教 >

健康宣教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

时间:2021-04-24 10:23来源:未知 作者:bygk 点击: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粘膜的急生化脓性炎症。主要致病菌为肺炎链球菌、流感顺嗜血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前两者在小儿多见。

      【病因及感染途径】

      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身体抵抗力下降,全身慢性疾病以及邻近部位的病灶疾病(如慢性扁桃体炎、慢性化脓性鼻窦炎等),小儿腺样体肥大等是本病的诱因。致病菌进入中耳的途径如下:

      1. (1)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时:如急性鼻炎、急性鼻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炎症向咽鼓管蔓延,咽鼓管粘膜发生充血、肿胀、纤毛运动障碍,局部免疫力下降,此时致病菌乘虚侵入中耳。

      (2)急性传染病期间:如猩红热、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肺炎、伤寒等,致病菌微生物可经咽鼓管侵入中耳;亦可经咽鼓管发生其他致病菌的继发感染。

      (3)在不洁的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适当的擤鼻、咽鼓管吹张、鼻腔冲洗以及鼻咽部填塞等,致病菌可循咽鼓管侵犯中耳。

      (4)婴儿哺乳位置不当,如平卧吮奶,乳汁可经短而宽的咽鼓管流入中耳。

      2. 外耳道鼓膜途径 因鼓膜外伤,不正规的鼓膜穿刺或鼓室内置管时的污染,致病菌可从外耳道侵入中耳。

      【症状】

      本病症状在鼓膜穿孔前后迥然不同。常见的症状为:

      1. 全身症症 鼓膜穿孔前,全身症状较明显,可能畏寒、发热、怠倦及食欲减退,小儿全身症状通常较成人严重,可有高热、惊厥,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穿孔后,体温逐渐下降,全身症状亦明显减轻。

      2. 耳痛 为本病的早期症状。患者感耳深部钝痛或搏动性跳痛,疼痛可放射至同侧额、颞、顶部、牙或整个半侧头部,吞咽、咳嗽、喷嚏时耳痛加重,耳痛剧烈者夜不成眠,烦躁不安。婴幼儿则哭闹不休。一旦鼓膜出现自发性穿孔或行鼓膜切开术后,脓液向外宣泄,疼痛顿减。

      3. 耳鸣及听力减退 患耳可有搏动性耳鸣,听力逐渐下降。耳痛剧烈者,轻度的耳聋可不被患者察觉。鼓膜穿孔后听力反而提高。如病变侵入内耳,可出现眩晕和感音性聋。

      4. 耳漏 鼓膜穿孔后耳内有液体流出,初为浆液血性,以后变为粘液脓性乃至脓性。如分泌物量甚多,提示分泌物不仅来自鼓室,亦源于鼓窦、乳突。

      【治疗】

      1. 全身治疗

      2. (1)尽早应用足量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务求彻底治愈,以防发生并发症或转为慢性。治疗至症状完全消失,并在症状消失后仍继续治疗数日,方可停药。

      (2)鼻腔减充血剂滴鼻或喷雾于鼻咽部,可减轻鼻咽粘膜肿胀,有利于恢复咽鼓管功能。

      (3)注意休息,调节饮食,疏通大便。重症者应注意支持疗法,如静脉输液、输血或血浆,应用少量糖皮质激素等。

      2. 局部治疗

      (1)鼓膜穿孔前 耳内滴入消炎、止痛药物。也可行鼓膜切开术。

      (2)鼓膜穿孔后 给予抗生素滴耳液治疗。

      3. 病因治疗。

      【预防】

      1. 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2. 广泛开展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

      3. 学会正确的哺乳姿势,哺乳时应将婴儿抱起,使头部竖直;乳汁过多时应适当控制其流出速度。

      4. 鼓膜穿孔及鼓膜置管者禁止游泳,洗浴时防止污水流入耳内。

(责任编辑:by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