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小暑节气的到来,马上就要迈进一年里最热的一段时间-----伏天,入伏后天气变得闷热不堪,人们往往不怎么活动也会汗津津的,此时室外工作者、或者室内通风差的工作环境下常常会发生中暑. 中暑是在暑热天气、湿度大和无风环境条件下,表现以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汗腺功能衰竭和水电解质丧失过多为特征的疾病。
对高温环境不能充分适应是致病的主要原因。促使中暑的条件有:1、环境温度过高:人体由外界环境获取热量;2、人体产热增加:如从事重体力劳动、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和应用某些药物;3、散热障碍:如湿度较大、过度肥胖或穿透气不良的衣服等;④汗腺功能障碍:见于系统性硬化病、广泛皮肤烧伤后瘢痕形成或先天性汗腺缺乏症等患者。
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产热和散热无法保持平衡,产热大于散热,体温过高(>42℃)对细胞形成直接损伤,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电解质代谢等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多器官功能障碍或者衰竭。
临床上中暑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1、热痉挛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剧烈运动大量出汗,活动停止后常发生肌肉痉挛,主要累及骨骼肌,持续约数分钟后缓解,无明显体温升高。肌肉痉挛可能与严重体钠缺失(大量出汗和饮用低张液体)和过度通气有关。热痉挛也可为热射病的早期表现。2、热衰竭常发生于老年人、儿童和慢性疾病患者。严重热应激时,由于体液和体钠丢失过多引起循环容量不足所致。表现为多汗、疲乏、无力、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和肌痉挛,可有明显脱水征: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或晕厥。体温轻度升高,无明显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表现。热衰竭可以是热痉挛和热射病的中间过程,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热射病。3、热射病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主要表现为高热(直肠温度≥41℃)和神志障碍。根据患者发病时所处的状态和发病机制,可分为劳力性和非劳力性(典型性)热射病。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产热过多;非劳力性主要是在高温环境下体温调节功能障碍引起散热减少。热射病病死率介于 20%~70%,50 岁以上患者可高达 80%。
治疗上主要以降温为主,且降温速度决定预后,日常生活中发现中暑患者后可先行简单降温治疗,比如冷水擦浴、开窗通风、转移到凉快的场所等,然后及时送医治疗。
暑天将至,对于本身患有慢性心血管、肝、肾疾病和年老体弱者、肥胖者不要从事高温作业,尽量改善年老体弱者、慢性病患者及产褥期妇女的居住环境,外出穿着宽松透气的浅色服装,避免穿着紧身绝缘服装,此外家中也可常备一些降暑的药物,但一旦中暑,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