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健康宣教 >

健康宣教

肺结核防治“十三问”,你应该知道!!!(2)

时间:2023-03-17 09:25来源:未知 作者:bygk 点击:
  •   近年来,随着我国结核病防控力度的加大、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等因素,结核潜伏感染率也在不断下降,据估计,目前我国的结核潜伏感染率约20%。

      9. 肺结核是如何传播的?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病人通过咳嗽、咳痰、打喷嚏将结核菌播散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带有结核菌的飞沫即可能受到感染。

      10. 怀疑得了肺结核怎么办?肺结核能治好吗?

      怀疑得了肺结核,要及时到当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国家免费为传染性肺结核病人提供四种一线抗结核药品和部分检查。

      按医生要求规范全程治疗,绝大多数肺结核患者可以治愈,但切记不要盲目就医或者隐瞒病情,导致延误治疗,治疗效果差,更会传染他人。

      11. 肺结核患者能否正常工作和学习?

      肺结核刚发生时,疾病处于进展期,很多病人还具有传染性,此时应暂停工作和学习,立即接受正规治疗。

      学生患者应由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生诊疗后判断是否开具休学诊断证明,根据休学诊断证明,学校对患肺结核的学生采取休学管理。患者何时能恢复工作或学习,也应由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生进行判定,并开具复学复工证明。

      12. 学校和集体生活单位发现肺结核病人怎么办?

      学校和集体生活单位是人群密集区,一旦发生肺结核,极易造成蔓延,严重时还能造成暴发流行。

      因此,当学校和集体生活环境中出现肺结核病人,首先要让病人离开集体环境并接受正规抗结核治疗,其次对周围接触人群进行必要的筛查,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诊疗。PPD筛查阴性者,3-6个月后最好再进行一次检查。筛查发现的单纯PPD强阳性者,则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预防性服药,拒绝接受预防性服药干预者应在首次筛查后3月末、6月末、12月末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各进行一次胸部X光片检查。

     13.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预防肺结核

      由于结核菌的感染是导致本病发生的直接原因,因此应尽量减少与肺结核病人的接触。

      不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掩口鼻,戴口罩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此外生活有常,饮食有节,勤洗手、多通风,强身健体有利于预防肺结核。

      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接种卡介苗,对预防婴幼儿重症结核病有一定作用。

      在校学生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膳食,尤其是初、高中毕业班的同学,应尽量避免熬夜,防止过度疲劳。学校及集体单位应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的清扫和消毒,特别要注意教室和集体宿舍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责任编辑:by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