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老年朋友和绝经期妇女深受骨质疏松的困扰,那么在日常饮食中怎么吃才能帮助预防骨质疏松呢?
		
			  总原则:合理营养,均衡膳食
		
			  骨质疏松人群应注意食物多样,保证一日三餐及合理的零食补充,特别是对于骨质疏松高发的老年人而言,应保证总能量摄入充足,但不宜过高。
		
			  建议摄入富钙、低盐(5克/天)
		
			  和适量蛋白质的均衡膳食,
		
			  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1.合理补充钙剂
		
			  我国成人每日钙推荐摄入量为800毫克,首选在饮食中补充钙。比如,奶制品、鱼、虾蟹、豆类、坚果类等都是补钙的好帮手。
		
			  如因某些特殊原因导致膳食无法满足钙的需求,根据医嘱,使用安全有效的钙补充剂也是一种有效措施。
		
			  注意:补充钙需适量,超大剂量补钙可能会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有高钙血症和高钙尿症患者应避免补充钙剂。
		
			  2.低盐饮食为宜
		
			  防止钙流失,建议低盐饮食。过多摄入钠会引起骨骼钙的流失。每日摄入食盐不超过5克。大家在做饭时要尽量少放盐,少吃咸蛋、咸菜、挂面、薯条等含盐多的食物哦。
		
			  3.适量摄入蛋白质
		
			  适量摄入蛋白质有助于加强钙的吸收,推荐首选摄入鱼、虾、鸡肉等优质蛋白。
		
			  4.科学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靠皮肤接受日照产生,建议根据日光强弱合理选择时间,每日晒15-30分钟太阳即可。夏天的太阳比较猛烈,可选择在清晨晒太阳;冬天的太阳较温和,可适当延长日照时间。多吃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包括鱼、动物肝脏、蛋黄、乳类等。
		
			  提示:饮食不能代替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患者应及时就医。
		
			  转自:中国疾控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