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健康宣教 >

健康宣教

老年健康宣传周系列科普(一) | 避免听力损失,我们能做什么?

时间:2024-06-26 17:04来源:未知 作者:bygk 点击:
  •   “人老耳背”正常吗?老年人听力下降能不能“治”好?有什么“灵丹妙药”能改善老年人的听力?听力不好的老年人都能够配戴用好助听器? ……

      在临床工作中,医生每天都会解答很多来自老年人和家属的咨询,其问题各种各样、五花八门。可见,大多数老年朋友对“听力损失”这一健康问题还没有正确认识,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在2024年北京市老年健康宣传周到来之际,我们将针对老年人对耳与听力健康的一些知识盲点、健康误区和常见临床问题,为大家集中答疑解惑。

      从保护老年人听力健康的专业角度讲:老年听力损失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因年龄增长、耳科疾病、遗传、噪声损伤、耳毒性药物、代谢性疾病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导致的听觉功能下降的总称。

      导致老年人听力下降的因素有哪些?

      除年龄增长、遗传等因素影响听力外,老年人听力下降还与以下因素有关:

      1.耳科疾病和不良的生活习惯

      如吸烟、饮酒、熬夜、不科学使用耳机等。

      2.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此外老年人普遍存在的睡眠问题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帮凶”。

      3.某些疾病的表现之一

      如伤风感冒会引起耳闷不适、听力下降;突发性耳聋也是老年人颇为困惑的问题,这种病常以突然听力下降为主要表现。

      因此,当老年人出现或急或缓的听力下降时,应积极寻求医生的帮助,由专科医生判断导致听力下降的具体原因,老年人和家属千万不能用“年龄大了”来解释所有的听力问题。有些疾病在早期发现并通过及时有针对性的治疗是可以挽救听力损失的。

      如何判断听力是否正常?

      在日常生活中,听力自测的方法有很多:

      1.将拇指和食指放在耳边搓一搓,关注能否听见捻指音;

      2.将有滴答声的时钟放在耳边,关注能否听到指针走动声;

      3.关注自己能否听到冰箱、空调等工作时发出的机械声;

      4.看电视、用手机时音量是都要调很大声?其声音是否影响其他人?

      5.与人交流时经常听不见别人说话,或者能听见但是听不清,需要反复询问?

      如果发现有其中1~2种,建议您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专业的听力检查。

      保护听力有哪些重要意义?

      在生活中,很多人对“听不清”不以为意,认为不会对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然而,很多老年人喜欢热闹,喜欢与人交谈,由于听力受损,听不清对方说什么,需要反复询问,降低交流质量。久而久之,会因为怕别人烦自己而避免交流,引发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问题,甚至被孤立。还有一些老年人因听不清同伴们的谈话,怀疑别人是在议论自己,故意不让自己听见,变得多疑、烦躁、易怒。

      需要注意的是,听力损失会使老年人“自动屏蔽”警示类提示音,从而增加安全风险。近年来,阿尔茨海默病与听力损失的关系受到医学科学家的关注。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听力损失与老年人记忆力、注意力、定向力等认知功能的下降密切相关,保护听力被认为是延缓老年痴呆发生的一个重要环节。

      听力损失的常用治疗方法有哪些?

      目前,临床上针对听力损失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很多,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验配助听器、人工耳蜗植入以及听觉康复训练等。一些与内耳或全身疾病相关的听力损失,如突发性聋、梅尼埃病、慢性病导致的听力损失等,常以药物治疗为主;一些与外耳、中耳疾病相关的听力下降,如外耳道胆脂瘤、中耳炎、中耳肿瘤等,多采用手术治疗。对于中重度及以上的听力损失,助听器是帮助提高听力的有效手段。

      听力损失是可以避免的?

      很多听力损失是可以避免的。除了遗传因素之外,不当的生活方式是导致听力下降的罪魁祸首!除了前面提到的吸烟、饮酒、熬夜追剧外,生活中还有一些看似“保护耳朵”的行为,实则会对听力造成损伤。

      首先,耳朵具有自洁功能,没必要频繁地掏耳朵做“大扫除”。

      其次,老年人戴耳机要注意使用环境,即聆听环境要相对安静,不超过60分贝,而且持续使用时间不能过长,一般不超过一节课时间,小于60分钟为佳。有些老年人喜欢带着耳机跑步甚至跳广场舞,这些看似健康的运动习惯却损害听力。

(责任编辑:by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