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

来自一名新加入的北亚人抗疫随笔!

时间:2020-06-24 08:39来源:未知 作者:bygk 点击:
  •   来到北亚骨科医院已经整两周了,原本是打算和科室同仁们齐心协力、力争让医院的介入治疗能更上一层楼,可新发地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医院和自己的一些规划不得不暂停。这两天有幸参加医院的医疗队,投身于北京的“应检尽检”新冠肺炎核酸筛查采样工作,应该说感触颇多,有点不吐不快吧。

      在部队医院待了二十年,参加类似的医疗队执行任务可以说数不胜数,如抗击SARS、奥运安保、军事演习等等。这次接到医疗队的通知并参与下来,还是有较深体会。

      首先是对筛查任务的高度重视。北亚是民营医院,在莆田系多年熏陶之下,让很多人形成了民营医院唯利是图的不良印象。但北亚骨科医院接到核酸筛查的任务时,把所有其他事情都放到了后面:门诊该关就关、病房该合并就合并、人员要多少就抽多少,宁可不收病人也要完成筛查任务。这还是民营医院该干的事吗?难道老板们不想着多挣点钱吗?说实在有点颠覆我的想法,但这正是北亚医院社会责任和担当的体现吧。

      其次是医院的人文关怀。每天医疗队出发,都是肖院长做动员,而反复强调的都是要确保自身的安全。短短两天,已经有医院和科室的领导轮番到现场慰问,炎炎夏日里给大家带来一丝清凉。

      还有就是高效的管理和应变能力。这么大规模的核酸筛查采样任务,可以说没有什么经验可借鉴,不管是政府、社区、医院,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第一天在加州水郡采样,可以说还是有一些细节的地方准备不是很充足,流程和预案也不是很完善。当我们所有队员一字排开准备大干一场时,发现社区居民卡在登记环节了,就好像烧好了一大锅水准备煮饺子时,发现饺子馅儿还没调好。结果是饺子没煮几个,锅里的水就烧干了,而我们也很快被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和炎炎烈日撂倒了好几个,很惭愧的是其中就有我。所幸的是医疗队李恩华、马瑾队长很快就发现了症结所在,立即和社区及上级进行沟通做了修正:加快登记、补充物资、调整分组、轮岗筛查、安排替补等等。等到了第二天,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有多少居民来,就安排多少队员筛查,每一组队员工作时间都有最长限定,这样既不至于造成筛查的淤积,也最大限度保障了队员的体力。我想,这种高效的管理和应变能力也是民营医院优势所在吧。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北亚有一群不畏艰辛、甘于奉献的员工。三十七八度的大夏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手套口罩帽子护目镜、再套上鞋套,想想就浑身冒汗。而事实也是如此,每次脱了防护服,浑身上下、里里外外都湿透了,而等衣服稍干一点的时候,又该轮到你上场了。伴随着衣服干干湿湿的是N95口罩卡鼻的疼痛、是护目镜中汗水的刺眼、是防护服里难言的潮热胸闷、是脱下手套双手的皱褶、是回到休息区的头重脚轻,更是摘下口罩时那口痛快的呼吸和抄起水瓶的那顿牛饮!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队员没有一个退缩:可以被热浪击倒,但没有被困难吓跑!

      两天的筛查,第一天我和放射科的郝卓利技师、妇科的赵晓慧护士一组,郝技师是那种“人狠话不多”的类型:说话不多、外形憨厚,时不时被人忽悠一下,但干起活来特别凶猛,每次穿上防护服就舍不得脱,非得拽着才下场,休息的时候也不闲着,追着风中的垃圾满场飞跑。赵护士是医疗队年龄最小的队员,第一天下午组里安排她先休息的时候,她简直是坐立不安:一会儿跑过来送棉签、一会儿跑过来倒垃圾、一会儿跑过来送消毒液,好像让她休息一下对她就是大罪过。第二天我和消毒供应中心的朱雪明护士一组。朱护士第一天下午就因身体不适被提前送回医院了,结果她在医院休息一下就又返回了采样现场。第二天为了保证自己能坚持完成采样,更是把家属带到了现场做后勤保障,我也连带着沾了点光。

      其他像超声科的翟廷贵主任,年龄比我还大一岁,可每次都是第一个去采样,毫无怨言。像每次下来衣服都能拧出水的李云生药师和周煜强、坚守到最后的张园园、满场飞奔的景鑫和王洁(抱歉我不知有没有记错名字),还有很多我认识或者暂时还不认识的队员,他们在看不见的病毒面前和看的见的困难面前,都没有退缩,都坚守在那块阵地上!

(责任编辑:by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