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健康宣教 >

健康宣教

正确认识心动过缓

时间:2018-05-29 10:49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   正常人在清醒平静情况下,心脏每分钟跳动60~100次。当清醒状态下心跳每分钟超过100次被称为“心动过速”,低于60称为“心动过缓”。

      心动过缓是由于心脏病引起的异常缓慢运动的病理现象。需要一提的是:夜间睡眠时出现心动过缓是正常的生理表现,但在清醒状态下,日常活动时出现明显的心动过缓,并且心率不能随着生理的需要增加时,需要评估是否为疾病状态。这是因为心脏具有自我调节功能,如睡眠时心率会适当减慢,减少心脏的做功;当紧张、活动时心率会适当增加来满足身体的供血及耗氧。

      心动过缓发病症状

      心动过缓发病初期一般不会有不适感,但如果心跳过慢或出现一段时间的心跳停止,心脏就会无法正常工作,没有足够的血液从心脏泵到血管以满足包括大脑、肝脏、肾脏等在内的机体各器官的需要,患者可能会出现心慌、记忆力减退、乏力和容易疲乏等症状,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头晕、黑朦、胸闷、晕厥等情况。长期的心动过缓可引起全身性不适, 比如疲乏、体力下降和心力衰竭等,甚至发生猝死。

      发现心动过缓怎么办?

      发现心动过缓时,既不要过分紧张,也不要不以为然。首先要询问自己是否有不适的症状:心慌、头晕、乏力、黑朦、晕厥。如果存在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诊,由医生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判断。即使没有不适的症状,当发现心动过缓时,应进行心电图检查,并要保留好原始资料,用于以后进行对比。此外,还可以进行动态心电图的检查,获得24小时的总的心跳数,来评估心率的准确情况。这种办法是比较粗略的大致判断。如果是房室传导阻滞或窦房结功能障碍引起的心动过缓,即使没有不适的症状,也是需要治疗的。

     心动过缓的康复措施

      ❶ 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诱因,是降低心动过缓发生的关键。忌精神紧张,戒烟酒,减少这些诱发因素。

      ❷ 注意休息,避免喜怒忧思等精神刺激,轻者可做适当活动,室内光线一般不宜过强。要避免精神紧张和过度劳累,使生活规律化,日常生活中往往保持精神乐观、心情稳定者能减少疾病的复发。宜日常作息规律、适当饮食、不要过度劳累、适当体育锻炼预防感冒。

      ❸ 对于偶发性、短暂性或轻度症状的患者,要定期复查心电图及24小时心电图,在心动过缓出现不适时给予药物治疗。发作频繁且已影响正常生活,或症状严重、药物较难控制复发的患者除了病因治疗和药物治疗外,还必须通过植入心脏起搏器来达到从根本上解决心脏本身病变所致的不可逆的缓慢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目的。安装标准主要是“症状性”心动过缓,包括急性发生的,直接由于心率过于缓慢而导致心排出量下降,重要脏器尤其是大脑供血不足而产生的晕厥、近似晕厥、头晕、黑朦等症状。另外还包括长期的心动过缓引起的全身症状,如疲乏、活动后气促,甚至心力衰竭等。

      ❹ 植入起搏器后并不会影响日常生活,不会对病人的学习、工作、旅游等带来不便,带有MRI兼容的起搏器也可应用于磁共振的各种检查。

      心动过缓的保健饮食

      有心动过缓症状的患者,一定要注意合理饮食调摄:

      饮食宜高热量、高维生素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过硬不消化及带刺激的食物;

      平时可服用益气养心的药膳,如人参粥、大枣粥、莲子粥等;

      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不要抽烟喝酒,生活中的饮食应该清淡。

      来源:健康上海12320

(责任编辑:小东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