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健康宣教 >

健康宣教

【禁毒宣传】孩子沾染毒品的最常见迹象

时间:2019-06-05 09:21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   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沾染毒品?

      如果一个孩子真的使用了毒品,表现出的迹象可能是非常轻微的,这导致家长们无法分清孩子们的行为变化是源于青春期情绪动荡,还是沾染毒品造成的。根据禁毒组织的总结,沾染毒品最常见的迹象包括以下几种:

      1、态度突然转变,包括突然对以前喜爱的活动失去兴趣。2、经常处于模糊的情绪中或者有不寻常的情绪爆发。3、突然拒绝参加学校活动或者开始逃课。4、突然有抵触情绪开始反抗某项规定或批评,或变得垂头丧气。5、突然转变睡觉和饮食习惯,或突然体重下降。6、药物使用证据,比如药物器具或闻到大麻的味道。7、偷窃或者频繁借钱。8、忽视个人形象。9、不理家中门禁时间或者其他一些规定。10、关系受挫、和家庭或朋友的关系变坏。11、和新朋友关系特别好,尤其是和其他可能沾染毒品者。

      为人父母,无论出身、收入、教育背景或是居住环境如何,都无法绝对避免孩子接触到毒品,但是,准备充分的家庭教育足以帮助孩子主动远离毒品——这不是孩子会不会接触到毒品的问题,而是他们在面对毒品时是否知道该如何采取措施的问题。

      社会学家的统计资料已经证实:家庭中尽早与孩子讨论毒品,提前教育他们远离毒品,对于预防他们成为“瘾君子”极为有效!

      如今,教育专家、禁毒专家们已经给出了完善的建议,总结了家长向孩子进行毒品教育的原则:

      ★尽早向孩子表明对毒品的零容忍态度

      ★教会孩子拒绝毒品诱惑的策略

      ★最重要的是,一旦发现孩子吸毒,要正视事实,及时就医,并正面表达对孩子的爱与支持。

      让孩子们在亲子关系互动中学会远离毒品。作为家长,这种独一无二的关系意味着亲情和信赖,尤其适合向孩子传达最基本的价值观,从而让他们远离毒品。

      家庭禁毒教育的专家建议:

      建立孩子的自尊!

      孩子们需要足够尊重他们自己,才能对有伤害的习惯说不。自尊的建立来自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良好互动。要提升孩子的自我形象,专家建议,要真诚地表扬孩子们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教授一些让他们感到能干和自信的技巧,并让他们承担家里的一部分责任。任何一种批评都要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比如把玩具乱扔到地板上),而不是对孩子本身做出批评。

      帮助孩子们做得更好!

      “那些在早期没有机会成功或者表现出色的孩子,更容易在后期转向酒精或者毒品,”国际拒绝毒品协会的官员说。早期的失败可能导致一系列消极的影响。孩子们拥有的正面因素越多,如高度自尊、成绩好、良好的亲友关系,就越容易抵制一些有摧毁性的行为,比如吸毒。这种心理建设,要趁着他们处于社会活动和学习经验的早期就做好。

      尽早进行毒品教育,即便是学龄前儿童也可以!

      不要等到孩子上中学甚至大学时才跟他们谈!哪怕孩子还小,在他生病时也可以提示一些用药常识,乃至扩展到毒品的相关知识。假如等到孩子进入青春期才开始,你可能会被他们的逆反心理搞得劳而无功。

      清楚地传达你的家庭价值观!

      每个家庭都需要建立自己对毒品的价值观,并且要把这种观念清晰传达给孩子们,让孩子们知道:他们的家庭不会容忍吸毒或犯法之类的行为。

      设置清晰的底线和规则!

      孩子们应该意识到违反家庭规则的后果是什么,而家长们则必须确保这些后果的实施,一时心软而放弃惩罚,将导致你的规则毫无意义。

      寻找良好时机!

      当你看到有关运动员或者名人吸毒的报道时,可以把它作为和孩子展开关于毒品对话的出发点。家长应该采用问问题的形式而非一味说教,比如与孩子讨论“你对此有何感想?”如果孩子同意毒品是有害的,这时家长应该加深孩子的这一观点。但是如果孩子不把这当回事,父母就应该清楚的告诉他为什么毒品不是件小事。

      经常提及毒品!

      不要只做一次毒品的对话,要经常和他们讨论毒品问题,就像讨论其他健康和安全问题一样,比如系好安全带或者不要玩火柴。专家建议,父母在谈论毒品问题的时候,尽量使用像嘱咐孩子们在过马路前左右看一样的语调。

      确保你把反对毒品的信息传达到位!

      必须传达的信息就是使用毒品会严重危害健康和安全,对于这一点是没有任何商量的余地的。父母易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立场不够明确,建议父母要清楚地告诉他们的孩子——如果你染上毒品,我就会很受打击。你的警告应该现在给出,而不是以后!

(责任编辑:小东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