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局部病变诊疗概论
2.1 局部病变诊断概论
对于疾病的病理范围而言,从一定意义上讲,病灶靶点病理属于“点病理”,而局部病理可谓之“面病理”,局部是病灶靶点存在的外部环境,与之息息相关、不可分割,这种关系就像细胞与细胞外液一样。细胞的一切生命过程和生命现象都与细胞外液息息相关、丝丝相扣。第一,细胞外液是包含细胞在内的细胞存在的(微)环境;第二,细胞外液为细胞的形成和存在提供了适宜的生存和发展条件;第三,细胞外液为细胞的一切生命过程(包括生成、生长、分化、衰老、凋亡等等)和生命现象(新陈代谢等)提供物质基础和功能保障;第四,细胞外液与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双向作用关系。病灶靶点与其密切相关的局部区域之间的关系也是这样,同理,二者之间的病理状况亦然。
对于病灶靶点病理变化而言,它的形成是疾病在相对微观、相对集中的范围内病理变化的一种体现,它是疾病过程的一个阶段性变化。局部是相对于病灶-靶点而提出的,它是包含了病灶-靶点在内的与病灶-靶点的形成、发生、发展、转归密切相关的病变区域,在这里是一个病理学概念。它与病灶-靶点的关系是包含与被包含、支配与被支配、供应与被供应的关系;它们是在多层次原理框架下互为因果、相互影响的双向作用关系。局部与病灶-靶点既在解剖位置关系方面形成不可分割的系统关系,又通过生物的、物理的、化学的相互作用形成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的系统性的有机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局部病理在人体生命物质的物质性和功能性方面形成了一个范围更广、威胁性更大、病理过程更复杂的相对集中的病变区域。
疾病的产生是一个多阶段、多层级、多维度的系统性病理变化过程,它是人体生命物质系统在其开放性和自组织性的相互作用下(或者是说在内外因的相互作用下),遵循多层次性原理的一个级联式的从量变到质变的逐级演变过程。对于疾病的动态发展过程而言,整体病变决定局部病变,局部病变决定某一具体的病灶和靶点病变。
局部病变是整体病变与病灶-靶点病变之间的一个中间枢纽站。一方面,它在整体平衡紊乱的基础之上为病灶-靶点病理变化的出现打开了一扇门,同时又为整体平衡的进一步失序、失稳、失衡打开了另一扇门。局部病变是人体生命物质系统在其开放性和自组织性的相互作用下整体平衡失调量变过程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出现的新的质变,是人体疾病的又一个发展阶段,是在全身整体自组织调节持续紊乱过程中,在某一局部发生的与物质、温度、酸碱、代谢等密切相关的区域性病理改变,是相对于全身而言的局部病理变化,同时也是造成病灶-靶点病理变化的量变过程。如果局部病变没有及时得到纠正,势必会在其量变过程的推动下发生新的质变现象,即在与之密切关联的某个更加局限、集中的区域发生病灶-靶点病变。上述这些关联性变化过程只是疾病自上而下的病理发展过程,依据人体生命物质系统多层次性原理,病灶-靶点病变会在其自身物质、温度、酸碱、代谢等变化过程中自下而上地造成与之密切相关的更大范围内的局部区域形成新的局部病理改变,并在此基础上引起全身整体性的进一步失序、失稳和失衡。
在临床医学中局部病理变化与疾病的形成、发生、发展、转归的关联性日益受到关注,例如癌肿的形成、成长、侵袭、转移过程与其局部环境的酸碱度(酸性环境)和免疫异常(免疫监控异常等)密切相关;心脏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与冠状动脉“硬化斑”的性质及其导致的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程度关系紧密,等等。随着人们对局部病变以及局部病变与病灶-靶点病变之间关系认识的提升,将具体的病灶-靶点放在与之密切关联的局部区域中进行系统分析、诊治的这种点-面系统化诊治理念会得到进一步推进和发展。目前这种诊疗理念已经在围手术期准备以及术后局部康复治疗中正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局部诊断是以人体生命科学和医学知识为基础,以询证医学为科学依据,并结合临床医学实践经验,对疾病过程的局部病理改变进行科学、系统、综合、客观地判断,它的意义是为临床多维多层次综合全面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研究思路和指导方向。但目前临床医学对局部病理的认识度、关注度和重视度相对于它在整个疾病过程的影响力和重要性来讲还远不及对病灶概念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