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健康宣教 >

健康宣教

肺脏养生,重在调肺气,养肺阴

时间:2023-06-06 15:20来源:未知 作者:bygk 点击:
  •  肺脏养生

      中医认为,人体由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等构成。各脏腑组织器官在结构上彼此衔接、沟通,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的联络作用,构成了有机整体。

      五脏是肝、心、脾、肺、肾的合称。在经络学说中,心包络也作为脏,故又称为六脏。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并能藏神,职能有所司,彼此协调,共同维持生命进程。

      六腑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六腑受盛和传化水谷,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各脏腑形体官窍之间,结构上不可分割,功能上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病理上相互影响。同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受到自然环境、社会条件的影响。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十二脏腑养生的话题之肺脏养生。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主行水,朝百脉,主治节。

      肺主气,司呼吸。 肺气宣发,浊气得以呼出;肺气肃降,清气得以吸入。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之精所化生的谷气相结合,生成宗气。肺对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肺主行水,肺气的宣发肃降作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

      肺朝百脉,全身的血液都通过百脉流经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通过肺气宣降作用,将富有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到全身,心气是血液循环运行的基本动力;肺气助心行血,推动和调节血液运行。

      肺主治节,肺气具有治理调节肺之呼吸及全身之气、血、水的作用。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液为涕,在志为忧(悲),与秋气相通应。肺为娇脏,易受外邪侵袭,其他脏腑病变,易侵犯肺脏。

      肺脏养生,重在调肺气,养肺阴。

      肺主气司呼吸,通过口鼻和外界联通,很容易遭受外邪的侵犯。

      一、调畅呼吸

      1.深呼吸 晨起锻炼,把呼吸频率放慢,做深呼吸,就是一种很好的养肺方法。

      2.闭气法 先深吸气,闭住呼吸,坚持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18次。也有助于增强肺功能。

      3.逆腹式呼吸 放松,自然站立、平坐或平躺。吸气时,下腹部凹进去;呼气时,下腹部鼓起来。呼吸要深长而缓慢,用鼻呼吸,深吸-屏息-慢呼,每次5-15分钟。

      逆腹式深呼吸是健肺的好方法,有助于扩大肺活量,改善心肺功能。也可改善脾胃功能,舒肝利胆,促进胆汁分泌。降腹压而调血压,改善脑供氧,安神益智。

      4.呼吸吐纳法 六字诀呼吸吐纳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该法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嘶”字法有助于肺脏养生,调理肺气。

(责任编辑:bygk)